人大代表聯絡站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職責、聯系人民群眾的場所。據悉,該聯絡站聚集了秦淮區域內的全國、省、市、區法律專業的四級共14名人大代表,推動基層重點、熱點、難點等問題的研究解決,讓法治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眾。
民有所呼、必有所應。如何讓代表履職常態長效,增強履職實效?聯絡站建立了“4+N”活動機制。“4”就是每周二開展值班服務活動,居民可以免費來咨詢法律問題;每月第一個周六開展法律咨詢進社區活動,把法律咨詢服務開在居民“家門口”;每季度開展一次貼合企業、居民實際需求的法治知識講座;每年利用“3·15”消費者權益日、“12·4”憲法日等全國法治宣傳日,開展一次大型法律服務活動。“N”是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及時開展視察、調研和走訪等活動。
機制好不好,關鍵在于落實。開展《民法典》專題講座、法律類人大代表建議集中交辦活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傳講座、“共筑誠信環境,提振消費信心”模擬法庭活動……自聯絡站成立以來,雙塘街道不斷邀請人大代表進站,常態化開展接待、走訪活動,并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為群眾“充電”,增強他們的法治意識。
其中,模擬法庭活動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模擬法庭選取“平安訴南京飛翔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二手車買賣合同糾紛”案例為素材,由秦淮區法院法官助理張小燕扮演審判長,鏡見興律師事務所部分律師扮演審判員、原告、被告和訴訟代表,還原真實審判場景。
“庭審”現場,書記員宣讀法庭紀律后,法庭準備、法庭調查、法庭辯論、案件評議、原告與被告作最后陳述、當庭宣判。完整的審判流程通過“被告”與“原告”對案件事實的陳述、“訴訟代表”對爭議焦點的辯論和“審判長”“審判員”的調查和宣判直觀地展現出來。控辯雙方圍繞案情引用法規、講述法理,邏輯縝密地進行舉證質證,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能夠有效擴充法律法規知識、系統了解庭審程序、近距離感受真實庭審現場的生動法律實踐,讓法治觀念深入人心。
近期,“城市更新立法與市域治理創新”研討會在聯絡站召開,政府部門、人大代表、專家學者共聚一堂,聚焦城市更新特點和現實需求,結合各自的專業特長,圍繞城市更新立法與市域治理作主旨發言。
荷花塘片區是目前南京老城內現存歷史格局最清晰、傳統風貌最完整、歷史遺存最豐富的歷史文化街區。去年,江蘇省城市更新第一批試點項目公布,門西荷花塘片區保護更新位列其中。在當前荷花塘片區啟動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居民、企業等主體往往從自身利益最大化角度出發,提出不同利益訴求,容易產生矛盾沖突。
因此,聯絡站主要圍繞傾聽社情民意、優化法律服務、化解矛盾糾紛、推進城市更新等工作,搭建了“代表聯動履職平臺”“法律宣傳服務平臺”“參與社會治理平臺”“助力區域發展平臺”四個平臺,解決群眾所思所盼所需。
雙塘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荷花塘歷史文化街區將通過3—5年的規劃建設,持續打造文化特色鮮明、功能設施齊備、場所活力充沛的美麗片區。目前,聯絡站圍繞荷花塘片區保護更新為主題組織履職活動3次。
回首過去,聯絡站的人大代表們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交出了一份令群眾滿意的履職答卷。未來,雙塘街道將以法律專業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作為踐行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主動作為、精準發力,提升人大代表履職能力,推動雙塘街道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