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娟:腳下有泥 身上有土 心中有民
 發布時間:2024-08-08 瀏覽數:5181 【字體:


朱元娟,江蘇協眾晨友汽車有限公司行政總監,自2016年起,連續兩屆當選秦淮區人大代表,2022年被評為優秀區人大代表。作為人大代表,每次走進社區,走近選民,她都能感受到選民滿心的期待和信任。也正是這份撲面而來的信任,不斷敦促著她時刻把選民的事放在心上,認真做好更多力所能及的事。



重學習、強提升,有底氣做好群眾合格的“代言人”


“剛開始當人大代表,覺得是一種榮譽,很自豪!但很快,就認識到當人大代表,還真不容易!”提起最初當代表的感受,心直口快的朱元娟打開了話匣子。2016年底,朱元娟作為秦虹街道轄區內最大的車企公司的員工,被推選為區人大代表。她所在的汽車公司非常支持和重視人大代表的工作,讓朱元娟履職沒有了后顧之憂,調研、視察、參加會議等各項代表活動,幾乎場場不落!



記得最初履職時走過不少彎路。在大明路改造之前,部分路段本就狹窄,路邊還停了不少僵尸車,既影響市容,又容易造成路面擁堵,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朱元娟積極向交警大隊反映,希望能盡快處理。誰知道,最后回復她并直接解決問題的,竟然是城管的一個叫“停車辦”的部門。這次履職經歷,給她上了一堂深刻的教育課。代表履職,不能僅靠一腔熱情,還得做好調查研究,做到精準建議。


后來,朱元娟每次遇到問題,都會提前詢問居民,之前向哪些部門反映過?進展到了哪一步?也會走訪社區或相關部門,先了解不同部門的具體職能。問清楚了,搞明白了,再為老百姓辦事,心中就更有譜了,自然也就贏得了更多居民的信賴。


現在說起初當人大代表時的履職往事,件件樁樁,朱元娟還是如數家珍,滔滔不絕。在她看來,凡事最怕“認真”二字。開始當新代表時,是跟著課堂學,跟著老代表學;后來成了老代表了,真正辦事時,就一直跟著老百姓學了。



關于城市建設共享停車場的事,本來朱元娟覺得肯定是大好事,充分利用空間,服務周邊百姓嘛,如果要發表意見建議時,表示積極贊同即可。后來走訪了幾個規劃場地,再全面聽取不同單位、群眾的意見,經過深入思考,才發現選址、投資大有講究,民間藏有大智慧,普通老百姓的意見非常值得斟酌參考。


總結自己從新代表到老代表的進階之路,朱元娟認為,老百姓是最好的老師:他們提出問題,督促著你去思考研究;他們提出意見,倒逼著你去摸索實踐。這是學習之路,也是履職之路。



聽民聲、解民憂,有責任做好群眾信賴的“貼心人”


朱元娟在履職過程中,深切地體會到:區人大代表是連接選民與區政府各部門的橋梁,也是上下溝通的紐帶。在日常工作中,朱元娟十分看重定期舉行的選民接待日、征求選民意見會、走訪選民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走到群眾身邊,傾聽群眾想法,了解群眾需求,也不斷走進群眾的心里。憑著多年的直觀體驗,朱元娟覺得,選區的居民們向她反映問題的意愿更加強烈了,對她的這份信任也更加堅定。


2018年初,朱元娟如期參加選民接待日。當天聽到多名居民反映育仁路改造給他們生活帶來的困擾,要求代表一定要把情況反映上去幫忙解決。據了解,育仁路當時正在進行雨污分流的施工項目,工程隊將路面多處圍擋、開挖,居民出入來回都是泥濘滿腳,苦不堪言。居民也多次向社區反映,但社區工作力度有限,遲遲未能解決。朱元娟聽后,第一時間趕往現場,實地查看具體情況,認為工程現狀的確給周圍群眾帶來極大生活不便,當時就表示一定會寫成書面建議為百姓們發聲反映。形成《關于育仁路周邊施工進度的管理》建議后,朱元娟積極與區城管、市政部門和施工單位溝通,希望其能夠將施工方案、工程進度詳細公示在小區門口,接受居民時時監督,盡快還小區一個整潔干凈的道路環境。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經多方協調推動后,改造項目變得規范有序,施工隊伍也緊鑼密鼓,加班加點,很快就收尾完工。



后來,朱元娟又提出《關于增加武定新村小區內部廣場健身器材的建議》《關于加快中牌樓社區丁家園村改造動遷的建議》《關于南部新城建設中雨污分流工程等項目整治的建議》等,旨在為群眾真正解決急難愁盼。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這是朱元娟這么多年來履職的動力,也是力量的源泉。



當先鋒、做表率,有義務做好群眾滿意的“連心人”


就像改革會逐步進入深水區,朱元娟覺得,隨著自己當選人大代表的期限延長,面臨的問題和挑戰非但不減少,反而不斷增加。當前基層治理中的矛盾紛繁復雜,有時無法單憑一個代表的熱情來解決所有的問題,而這種履職體驗也讓她更能理解政府工作的壓力和困難所在。



從2018年開始至2020年,朱元娟一至都在關注中牌樓社區丁家園村的失地農民問題。秦虹街道中牌樓社區位于寧蕪鐵路與武定新村、旭光里所夾地帶,占地30000平方米的丁家園村是當地僅存的城中村,衛生環境問題和安全隱患突出。朱元娟義不容辭的把推動改善村民的居住條件、改變片區的落后面貌等急需整改的問題攬在了自己頭上,從2018年7月開始,朱元娟與街道、社區相關人員走遍村內犄角旮旯,尋訪村民及周邊居民323人,收集反映問題129條、意見23條及建議13條。經過研討及細化梳理,結合村情現狀及各方意見建議,聯合街道人大工委完成《中牌樓社區丁家園村現狀分析及對策思考》調研報告,將存在的一系列亟需解決的現實問題、重大安全隱患以及有關意見建議上報區人大常委會。針對丁家園村60余戶失地農民的問題,朱元娟逐一深入走訪了解,發現他們有別于傳統農民或一般的城市居民,政策性收入低,托底保障不到位,特別是中老年農民就業難、醫療保障差,對政府補貼政策不理解,心理健康問題比較多。因此,朱元娟聯合其他幾位人大代表共同提出了《關于盡快完善失地農民保障機制的建議》,此建議得到市人大代表的高度關注,已作為市人大代表建議轉交市人大督促辦理。


在走訪調研和提出建議的過程中,朱元娟發現,很多基層的民生問題并不是一個社區、一個街道、一個行政區在短期內能夠解決的,它是一個系統性的難題,需要隨著社會的進步,法律和政策的完善,逐步推進改革才能完成。但即便看到這些困難,朱元娟認為,代表建議仍然意義重大,因為只有今天有人將這些問題提出來,明天才有望得到解決。這是百姓心中的期盼,也是歷史交付的重托,人大代表要不負所托。



供稿:研究室

編輯:朱亮   




[返回首頁] [返回上一頁]
關鍵詞Tags:
上一條: 周紹明代表: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秦淮的生動實踐
下一條: 秦淮組部分市人大代表視察督辦城區行道樹精細化管理工作

網站地圖 | 總訪問量:80469292 次
主辦單位:南京市秦淮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版權所有
(建議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瀏覽) 技術支持:南京標桿科技
網站備案號:蘇ICP備2021032793號-1